首页 / 综合新闻/ 正文
学校召开2024-2025学年第二学期全体教师大会
  • 发布人:xuanchuan
  • 时间:2025-02-24
  • 点击:45
  • 来源:

2月22日上午,学校在新报告厅召开2024-2025学年第二学期全体教师大会。校党委书记、理事长金伟国,校长叶银忠,副校长李向明和全体专兼任教师、外聘教师和督导等200多人参加会议,会议由教务处处长赵双全主持。

5A2A3266.JPG

金伟国围绕学校发展定位与统战特色、教育教学改革与人才培养、教育评价与治理改革等内容做了讲话。他传达了上海市教育大会精神,要求全体教师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按照上海市委的部署和要求,提高站位、突出重点,聚焦思想政治教育,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弘扬教育家精神,提升教师教书育人本领,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以教育强国建设为目标,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推动学校高质量发展。他指出,学校要充分发挥统战资源优势,结合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的要求,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全体教师要全身心投入到新学期的各项工作中,为学校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赵双全以《砥砺深耕接续奋斗 笃行致远再创新篇》为题,从立德树人、专业建设、产教融合、技能大赛等7个方面对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的工作进行了全面总结,展示了学校在过去一个学期中取得的显著成绩;对2024-2025学年第二学期的专业布局调整、内涵建设、教育教学管理和改革、师资队伍建设、技能大赛、社会服务等多个方面的教学工作进行了部署与安排。

赵小亮分享了他在德国的培训经历,强调企业参与教学设计与实施的重要性。他指出,通过“工学结合”模式,学生能够在实践中提升技能水平,同时教师也能在企业实践中积累经验,反哺教学。

杨雪莲团队带领学生在2024年世界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总决赛幼儿教育技能赛项中获得金奖,她从世界职业院校技能大赛的赛制介绍、备赛过程和赛后感想三个方面进行了经验分享。

李向明以《立足区域发展 融入一流产业 建设服务区域发展型高水平学校》为题,从构建高水平学校的建设基础、目标、任务和成效四个方面进行了深入的阐述。他提到,学校要以上海嘉定区产教联合体为重心,深化产教融合,优化专业设置,打造区域离不开的高职院校。在建设基础上,他从学校概况、品牌特色、专业布局、师资队伍、资源建设、基地建设、培养质量、标志性成果等方面进行了详细的介绍;在目标设定上,他强调,学校应围绕国家对职业教育新要求,要有新作为,实现新成效,争取到2035年成为国际标准的建设者、国际资源的提供者和中国企业国际化的协同者;在任务实施上,他详细阐述了学校应如何推进高水平学校建设;在建设成效上,他展示了学校将实现高水平党建、高水平专业群、高水平人才培养质量、高水平新质生产力服务、高水平双师队伍、高水平服务发展能力、高水平学校治理效能、高水平数智化应用、高水平国际化培养。

叶银忠作总结讲话,他充分肯定了学校教学工作取得的成绩,对进一步做好人才培养和教育教学工作提出了三点意见。第一,一手抓规范、一手抓改革,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抓住教学运行、改革建设和保障支持三个要素,紧扣质量目标,加强规范管理、深化改革创新,健全质量保证体系,不断提高教学质量。第二,做优主责主业、增强协同配合,提高人才培养水平。各部门、各学院和各个岗位的干部教师要把主责主业做好,担起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以及各方面育人的职责,关注学生学习成长,增强工作协同,健全人才培养体系,培养“德技并修”的高技能人才。要深入思考教师教什么、为什么教、怎样教,以及学生学什么、为什么学、怎样学等基本问题,促进教学工作与学生管理工作的紧密对接,实现“教学相长”。要把高素质干部教师队伍建设作为学校人才培养的重要工作,大力开展企业员工技术技能培训,提高学校服务行业企业发展的贡献度。第三,本学期要着力做好以下重点工作:一是凝练学校教育教学改革建设和人才培养的成效,推进教学成果的培育和遴选,;二是紧跟区域产业和社会发展动态,以常态化机制继续推进专业设置优化调整,从源头上深化产教融合;三是认真组织备战各级各类职业技能大赛,并以此推动优良学风建设,促进教师能力提升,增进岗课赛证融通;四是扎实做好招生和就业工作,提高就业质量,形成“招生—培养—就业”一体化推进的工作格局;五是大力推进AI与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最后,他要求全体教师认真落实学校的工作部署和要求,确保新学期开学工作平稳有序,扎扎实实做好本学期各项工作;做好今天的事、想好明天的事、看准后天的事,为工商的建设发展贡献力量。

新学期,新起点,新征程。学校全体师生将以此次大会为契机,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的重要讲话,认真贯彻上海市教育大会精神,紧紧围绕学校发展目标,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加强产教融合,提升教学质量,致力于培养更多高技能人才,为建设高水平高职院校,为上海职业教育的发展贡献工商力量。

 

(教务处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