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布人:xuanchuan
- 时间:2024-06-27
- 点击:233
- 来源:
编者按:
五载奋进路,扬帆再起航。自上海工商职业技术学院第二次党代会召开以来,学校党委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紧紧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党建与学校事业发展深度融合,以高水平党建推动学校事业高质量发展,坚持创新深化、改革攻坚、开放提升,对标对表职业学校办学达标条件、分类评价指标体系,学校整体办学水平和综合实力不断提升。在学校第三次党代会即将召开之际,推出“喜迎党代会 奋进新征程”系列报道,回顾第二次党代会以来学校事业发展取得的办学成绩,激励全校党员和广大干部师生自信自强、守正创新,踔厉奋发、勇毅前行。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全面擘画事业发展新蓝图。
第二次党代会以来,学校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紧紧抓住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以服务经济社会发展为目标,聚焦育人根本,擦亮教育底色,打造育人品牌,推进教学内涵建设,赋能教学高质量发展,全力践行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使命。五年来,学校教育教学工作取得系列系统性、标志性成果,育人成效显著。
坚持立德树人根本构建协同育人新格局
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凝心铸魂,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压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紧紧抓住制度建设、体系研究、课堂教学、教师队伍等核心要素,创新思路,多措并举,着力构建全面覆盖、层次递进、左右衔接、相互支撑的思政育人体系,打造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同向同行、协同育人新格局。着力建制度、重督导、树典型、强队伍、聚资源、促研究,将课程思政融入人才培养方案制定、课堂教学组织实施、教学工作质量评价和监控等全过程。全面推进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改革和建设,发挥专业课程承载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推动专业课教学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紧密结合、同频共振。以赛促建,举办课程思政教学能力大赛、课程思政示范课程、课程思政教学团队等比赛,加强课程思政数字资源建设,助力课程思政教学改革。
五年来,学校累计建成上海市课程思政示范团队2个、上海市课程思政示范课程4门、首届上海市课程思政教学设计展示活动二等奖3项、教育部外语课程思政优秀教学案例一等奖1项;上海市外语课程思政优秀教学案例特等奖1项、一等奖2项。
聚焦社会经济需求,擘画专业建设新体系
坚持需求导向,大力建设优势专业,强化特色专业,发展战略性新兴专业,构建布局科学、结构合理、特色鲜明、优势突出、发展协调的专业发展体系。以市域产教联合体为平台,主动对接上海市及嘉定区产业发展,科学制定专业发展战略和规划、优化专业布局,认真做好面向三大先导产业领域、急需紧缺领域和社会需求强的领域的招生结构规模动态调整。坚持“体现区域特色、引领区域发展”,加强机械制造与自动化等4个国家级骨干专业、计算机应用技术等2个市级一流专业建设;坚持创新导向,布局虚拟现实技术应用、中医康复技术等新兴交叉专业;发挥集群效应,依托新能源汽车专业群高水平专业群,推进专业交叉融合发展,构筑服务嘉定工业区“汽车智能化技术”“先进制造技术”“芯片与信息技术”及“高端医疗器械”四大专业集群。学校现有中高贯通专业19个,高本贯通专业1个,高职专业26个,国家骨干建设专业4个,市级高水平专业群1个、中高贯通培养高水平专业1个、一流专业2个、职业教育产教融合型专业1个、职业院校现代学徒制试点专业1个。
聚势夯基加大投入 实现课程建设新突破
学校主动适应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和产业结构调整对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的新要求,以“校企合作、产学融合、学做合一”理念为引领,以课程与教材建设为突破,实现“课程内容对接职业标准、教学过程对接生产过程”,不断优化课程体系,创新教学模式,深化教学改革,扎实推进课程建设,不断提高教学质量。近五年,学校新增参与建设职业教育国家教学资源库2个、市级教学资源库2个;职业教育国家在线精品课程1门、市级精品课程12门、市级精品在线开放课程5门、市级课程思政示范课4门、校级精品课程41门;首批“十四五”职业教育国家规划教材4本;“汽车电子技术”评为上海市中高职贯通教育专业教学标准;上海市高职高专院校汽车类专业课程标准3门;上海市优秀教学成果(职业教育类)5项;教育部产教融合校企合典型案例2项;上海市产教融合校企合典型案例9项;上海职业教育重点教改项目1项。
深化岗课赛证融通 拓展人才培养新模式
学校深化产教融合,实施“岗课赛证融通”校企双元项目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以订单式培养为起点,开展现代学徒制培养,依托产业学院,围绕三教改革、大赛成果应用、教学模式创新进行实践,逐步推进产教融合,积极探索双主体人才培养模式,形成了“引岗入课、过程导向、赛教融通、课证融合”的人才培养路径。各专业通过引入企业项目和岗位要求设计教学内容,以工作过程导向形成紧贴产业发展需求的课程开发模式,通过生产项目整合教学要素,构建课程体系,教学过程对接生产过程。规范大赛成果转化,深入开展以赛促教,利用教学能力比赛成果提炼实践教学项目流程和方法,基于技能大赛成果建设资源,创设企业生产教学情境。近五年,新增上海市首批产业学院1个、上海市智能制造开放型区域产教融合实践中心1个、虚拟仿真实训中心1个、上海移动互联网产教研协同基地1个、上海市教师教学创新团队4个、上海市高职院校工科类技术技艺创新平台及团队1个、上海市高等职业教育名师工作室1个、高等职业教育技能大师工作室2个。
构建五级竞赛体系,打造人才培养新品牌
学校构建了“校赛—区赛—市赛—国赛—世赛”五级竞赛体系,加大探索开放性、普适性竞赛机制,在培养技术技能人才方面取得了良好成效。学校现有第47届世界技能大赛上海市集训基地6个、全国技能大赛国赛精选项目本市集训单位5个,全国行业技能竞赛上海市集训单位3个、上海市第一届职业技能大赛的技术支持单位3个、嘉定区职业技能大赛赛前训练基地3个。在上海市近三届“星光计划”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中累计获一等奖23项,二等奖32项,三等奖62项。2023年全国行业职业技能竞赛—第三届全国新能源汽车关键技术技能大赛获三等奖2项、第三届全国工业设计职业技能大赛决赛三等奖2项;2023年一带一路暨金砖国家技能发展与技术创新大赛—5G网络测试优化与应用技术赛项获国家一等奖;2024年第二届全国乡村振兴职业技能大赛中获金牌2项、铜牌1项;2024年上海高职院校学生技能大赛中,获一等奖2项、二等奖6项、三等奖8项。
新起点,新征程,学校继续守持立德树人初心,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使命,聚焦教学内涵建设和高质量发展,持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和内涵建设,全面提升人才培养质量。
(教务处 供稿)